close



醫師:肺線癌治療像吃藥 品質不會變更差

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– 2014年8月8日 上午11:55..



醫師:肺線癌治療像吃藥 品質不會變更差

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施金元表示,每次聽到家屬懇求別讓患者知道罹患肺腺癌末期,

只因為怕病人不想受苦而放棄治療。施金元教授總會反問病患家屬,

「如果活下去生活品質不會變差、而且治療能完成更多希望,會放棄嗎?」


施金元有位八十多歲的患者,八年前被診斷為肺腺癌末期,子女不敢讓母親知道病情,

要求醫師幫忙隱瞞,每次回診都騙媽媽是去例行檢查,直到有一次老太太知道病情後拒絕治療。

但最後她從拒絕到接受,關鍵在這一句話:「肺腺癌在家吃藥就可以治療,

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出門運動、跟鄰居聊天,和小孫子玩,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。」

 


老太太在施醫師的勸說下,覺得自己把治療副作用想的太嚴重了,

於是參與標靶藥物人體試驗計畫,天天服用標靶藥物,僅出現皮膚乾癢、皮疹等輕微的副作用,

且控制良好,免除了肺腺癌可能導致的各種症狀。正因為有像老太太這樣樂觀積極治療,

且願意加入人體試驗計畫的病人,讓該標靶藥物試驗順利完成,

且已在台累積十年多的臨床使用經驗,幫助了更多的病人。

 


施醫師另外有一名70多歲的肺腺癌患者,罹癌至今已治療八年,還有一位40多歲的肺腺癌末期女性患者,

至今已存活十多年,這些人共同的特徵就是,罹癌後主動積極治療,樂觀且正向面對肺腺癌,與肺腺癌共存,

並把握每一天朝著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前進,成為病友之間的「活教材」。

 



也因為這麼多的活教材,成為病友們之間正向的力量。在施醫師的門診外,最常聽到病患們熱烈的打招呼。

施金元笑說,他的病人都很可愛,總是在診間外頭互相鼓勵打氣,

有時相約遊山玩水,有時分享如何減輕副作用,候診區外就像菜市場一樣超熱鬧!

 


「畢竟,再怎麼瞞著病情,總是會有曝光的一天,與其讓病人懷疑猜測,甚至不願配合治療,

不如早點讓患者知道病情,經過震驚、拒絕、沮喪到願意接受治療後,病患可參與治療方式討論,

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。」施金元道。「有患者對於治療感到不安,我會分析各種藥物的療效、副作用、安全性,

也會提醒病人在不同藥物之間的轉換,需要密切注意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,病人自己就會有判斷依據,

討論希望保有的生活方式,這就是讓病人參與醫療決策的過程。」

 




施金元指出,定期追蹤和複診是末期癌患無論接受何種治療方式都該注意的事情。

像是開過刀的術後追蹤、術後輔助性性化學治療、局部放射線治療、化學藥物的療程、口服標靶藥物療程等,

病人要堅定地面對治療;目前晚期肺腺癌治療非常多元,邁向個人化醫療趨勢,患者可透過基因檢測,

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若是EGFR(表皮生長因子受體)基因突變及ALK轉置皆呈陰性者,則可以化學治療來控制,

EGFR檢測呈陽性者,則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。

 


拜科技進步所賜,部分癌症已漸漸被視為慢性病,而非不治之症,面對治療除了「要有耐心」、還是耐心;

除了樂觀積極,更要有所行動。治療過程中多少都會發生副作用,但醫師可針對治療副作用做預防,

將身體的不適降至最低,患者除了信任醫師外,家人的鼓勵及陪伴也是患者撐過治療期間的力量。




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施金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二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